祝桥镇历史底蕴深厚。据史志记载,以南宋乾道八年(1172年)内捍海塘修筑为标志,祝桥镇境域渐次成陆,百姓逐渐移居。明嘉靖年间,乔镗为防倭寇入侵,于内捍海塘东侧督工开挖御寇河,河上架竹为桥,今“祝桥”之名即取“竹桥”之谐音。明隆庆二年(1568年),松江府戋事郑元韶到沿海清丈土地,化界为团,当年的竹桥地区化为五团,属下砂盐场管辖。清宣统三年(1911年),祝桥地区成立五团乡自治公所,标志着行政设置的正式确立。
南宋乾道年间,祝桥地区百姓主要以煮制海盐为业。至明万历十二年(1584年)外捍海塘兴筑之后,祝桥西部地区百姓开始垦荒种田,为祝桥种植业之先。又至清乾隆、道光、同治年间,商业逐步发展。清光绪六年(1880年),祝桥地区始有工业的萌芽。解放前夕,以农耕经济为主,工商业经济缓步发展。解放后,祝桥地区的工商业得到快速发展,集体经济逐步壮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