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点关注 > 正文

中央首次明确房地产长效机制五大手段

发布时间:2017-02-14浏览次数:6678


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,要坚持“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”的定位,综合运用金融、土地、财税、投资、立法等手段,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、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,既抑制房地产泡沫,又防止大起大落;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,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,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;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,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,提高住宅用地比例,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。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,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;要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,加快机构化、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。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,规范开发、销售、中介等行为。

  此外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表示,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,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,提高住宅用地比例,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。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,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。要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,加快机构化、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。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,规范开发、销售、中介等行为。

  事实上“长效机制”这一概念早已提出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早在2013年即召开过一场名为“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建议”的课题报告评估会,请来了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、住建部、社科院、清华大学及中房协等多位专家群策群力,但由于难度颇大,最终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出台时间。时任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的朱中一说:“长效机制没有五年时间难以出台,并应当在改革过程中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实时更新。”

  由于“长效机制”口号由来已久,但落到实际上似乎一次次“打水漂”,历来的调控政策多是围绕“限贷、限购、控制地产商资金来源”等短期调控措施,有不少分析担忧“长效机制”要落空。此次,中央首次明确房地产长效机制五大手段给市场吃力一个定心丸,预计未来相关配套政策也将推出。

 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倪鹏飞此前对记者表示,要打破投资投机的利益机制,最直接的建议就是建立适应房地产行业、土地市场利润平均化的市场调节机制。

  他解释道,为什么钱都往房地产转移,根本原因是利益过高。通俗来说,一个行业有垄断所以利益不平均,造成高额垄断利润,利润平均化就是要打破垄断进行竞争。总体上来说,这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,即土地制度、金融制度、财税制度,这些支撑了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垄断,造成大规模的投资投机。